再观《霸王别姬》有感:动乱的岁月,动乱的情

摘 要

  又看《霸王别姬》,不一样的环境,一样的感动。 主要有几个矛盾对象:程蝶衣和段小楼,蝶衣从一开始就进了京剧班。 和小楼有很深的感情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感人的画面:小楼受罚,

又看《霸王别姬》,不一样的环境,一样的感动。

主要有几个矛盾对象:程蝶衣和段小楼,蝶衣从一开始就进了京剧班。

和小楼有很深的感情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感人的画面:小楼受罚,在漆黑的冬天跪在院子里;蝶衣隔着窗户爱怜地看着他,小楼回来的时候,他光着身子,却把被子裹在小楼里。然后那一幕他们依偎在一起睡觉的情景我们一定很难忘记,蝴蝶衣紧紧的抱着小楼。好像害怕失去他。而小楼对蝶衣也是一往情深,他开始知道蝶衣不想学京剧,那一次,他把蝶衣赶走了。虽然他很不情愿。后来还得让老板来,听蝶衣总唱不好"我本是女娇娥",就用烟斗把他烧了。从而使蝴蝶伊首次对唱。

无疑,他们都喜欢对方,但小楼对蝶衣来说只是好兄弟,而蝶衣对小楼来说却超越了家庭。因为他在戏里总是演女人的角色,唱女腔,学做女人,久而久之,在社会上,在角色上,他更倾向于女性。对于小楼来说,他一直都是一个女性角色,比如帮小楼舔伤口,给小楼画脸谱。他的贴心举动都体现了他对小罗超越一般的感情。特别是莒县出现以后,他对菊仙的嫉妒和对小楼的怨恨,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女性特征。

程蝶衣和小莱子

小莱子留给蝶衣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:我以后每天都会吃糖葫芦。最后因为害怕被师傅毒打,上吊自杀。他的自杀是有准备的,因为看着蝶衣被打的惨状,或者,他害怕成为某种东西的一部分,害怕遭受许多痛苦的殴打?反正他是准备自杀的,临死前,他把身上所有的食物都匆匆吞了下去。这可能是很多学过京剧但没当过演员的人的另一种选择。梦想不能成真,只能在虚无的世界里寻找。但他给蝶衣留下了终生的印象。蝶衣成了角儿后,还没进法庭就听到冰糖葫芦的声音,愣了一下。当时他想到了什么?小癞子的梦想?小癞子之死?也许是震惊和无奈?

程蝶衣和张公公

张公公玷污了蝶衣,成为角儿,不一定只是荣耀和喜悦。他们可能不知道,一开始只是拼命往前跑,但后来,等达到了目标,却才发现,结果也许并不美好,却只能接受而无法改变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在新中国成立前夕,曾经呼风唤雨、为所欲为的张太监,成了一个买烟的穷老头,而且已经处于精神错乱的状态,只认识卖烟的人。他所做过的一切,在他的混乱中被遗忘?而被伤害的人,却是一生无法弥补的伤痛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,一件事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,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。

程蝶衣与菊仙(母亲)

从一开始,蝶衣就对菊仙充满了敌意和嫉妒,因为她带走了蝶衣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楼。他们之间可能会有一场战斗,蝴蝶易注定是输家。然而,在与菊仙蝶衣的观赏行为中,他对蝶衣产生了某种依恋。是对母亲的一种依恋。尤其是在他戒掉毒瘾时,菊仙抱着他哄他睡觉的情景更加生动。蝶衣从小被母亲送到京剧团,连母亲的最后一眼,空空的门没有影子。没被看见。因此,他渴望母爱。而菊花仙子与蝴蝶衣母同出一源,都是妓女,也给他一种错觉。菊花仙子有他母亲的许多特点,女性,泼辣,妓女。因此,他对菊仙的感情十分矛盾,在敌意和依恋中徘徊。

程蝶衣与袁四爷

也许袁四爷是他的京剧知音。他在蝶衣最痛苦的时候失去了小楼,让蝶衣产生了幻觉。他很欣赏蝴蝶衣,也在各方面给了蝴蝶衣很多帮助。但小楼对他有敌意,或许是因为嫉妒蝶衣的特殊照顾吧?但他的命运让小楼和蝶衣都感到意外,一个游刃有余的社会名人,最终会遭遇一个无法洒脱的社会。

他刚刚死了,被历史压垮了。程蝶衣和小四蝶衣挑了小四,主人死后,他们收养了小四。他想让小四继续京剧的发展。可到时候,小四却无情的将蝴蝶衣打下了地狱。他抓住了蝶衣上台的机会,抓住了虞姬这个角色。对蝶衣来说,一个视京剧为生命,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人,如果连京剧都剥夺了,他还能剩下什么?

程蝶衣与京剧(大师)

师傅带着蝶衣走进京剧的世界,传统但善解人意的大师,最终在唱京剧时倒下而死。毫无疑问,他给了蝴蝶服饰很大的影响。蝴蝶慢慢地从只知其声、其形,到了解其中的本质,最终成为生命。他在表演中非常的移民,经常与剧中的人物达到一种团结的状态。那种全神贯注的表演,所有外界的噪音和烦扰都无法影响。

程蝶衣与时代(清末、侵华、民国、新中国初期、文革、以后)

在一个动荡的时代,人们的思想也是非常慌乱和不确定的。如果你不能确定国家、民族,你就不能确定其他任何事情。人好像是漂浮在空中,没有根基。会生活的人不一定会生活(比如袁四爷)而懂得生活常识的人,也不一定能活得下去(如菊仙)。清末的人民,演员,被动如旗,玩弄封建残余,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。日本侵略者来了,无辜百姓的名字也未能幸免。也许艺术可以没有国界,但社会舆论不能接受,民族情感不能接受。

民国还在动荡之中,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暂日子里,蝶衣接受京剧形式的转变毕竟是困难的。那不是京剧在他心目中的印象。但他不能决定一切,因为时间的车轮一直在转。他一直在唱歌,不管哪个时期,也许,每个时期都需要艺术。艺术没有时间。然而,身处其中的蝴蝶总是时不时地受到外界的干扰,政治,一件无聊却又不可避免的事情。在艺术的道路上洒满了图钉。

文革来了,真的一切都变了吗?革命文化的生命,对文化进行批判,打破固有的一切文化。也许如果这只在学术上进行,只在上面批评就好了。但当权力掌握在不成熟、头脑发热的人手中时,就可能发生变化。没有文化,没有标准,没有历史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,最终,什么都不是。

程蝶衣和死

蝶衣真的很累,经历了那么多的荣耀和动荡,得到,失去,再得到.最后,他选择了在剧中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生活不能自己把握,人生注定漂泊,这件事的结局在死亡,他做了自己的主人。一幅完美的画面——《霸王别姬》,永不重复。

留下楚王独自一人,人生,或许真的只是一场戏。爱、离别、别离、怨、恨、怕,总要有一个苦尽甘来的结局。程蝶衣与张国荣死了,程蝶衣死了,张国荣死了。

戏里戏外,真真假假,但结果都一样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